艺术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艺术资讯

梁连生的水彩画受市场热捧引发的联想

关键词:梁连,生的,水彩画,受,市场,热捧,引发,的,联想,

日期:2018-04-11 08:22:19作者:admin
我要分享

 

崂山九水·清泉流深--水彩画

 

     如果以“市场论英雄”的话,梁连生属于国内当今最“牛”的水彩画家之一。出自他手的水彩画,一幅对k(80cmX55cm)的8--10万元,1k(110cmX80cm)的10--25万元,2k(160cmX130cm)30--50万元。即便是如此高的价位,他的画也供不应求,交上订金,也要等上数月甚至一年取画。去年10月,他到西安办画展,引起轰动,所展70余幅作品全部被当地一家美术馆馆藏。

    梁连生自8岁学画至今50余年从没离开画案。他不但精于水彩、水粉和油画,而且画得一手好国画,他融合东西绘画元素创作出来的国画,形成鲜明独特的个人风格,受到业内的高度评价。正因为他涉猎多画种且深谙其创作规律并善于融合创新,出自他手的水彩画,呈现出油画的厚重、水彩画的灵光和国画的深邃意韵。特别是他的水彩人物和风景,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过目难忘。

    梁连生的水彩画之所以受市场热捧,除他画作自身的艺术水准外,还与国内外水彩画的市场走势有很大关系。

    众所周知,多年来,水彩画在国内外书画艺术品市场上,价值被低估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在国际市场上,一幅名家的油画,拍到几百万甚至上千万美元不足为奇,而一幅名家的水彩画,能拍卖到几百万美元就鲜见了。同样,在国内,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名家的国画价位普遍涨了十几倍甚至上百倍,常常听到一幅现代国画卖到几百万甚至几千万,然而听不到一幅水彩画卖到上百万。但进入20世纪后,国内外水彩画价值开始逐渐回归,特别是2005年以后,特纳的水彩名作《蓝色里吉山》以580万英镑,《卢赛恩湖——日出》以1038万美元先后拍卖成交后,强有力的引领了水彩画的升值,2005年,国内名家吴冠中的水彩画《苏州园林》,首次拍卖过百万,达到了159.5万元。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水彩画艺委会主任黄铁山,副主任关维兴等一批水彩画家的作品,在拍卖市场上也日渐红火起来,其中,黄铁山的多幅水彩画拍卖到八、九万元,关维兴的一幅《火箭从这里升起》水彩画,2007年曾拍卖到55万。近十年来,水彩画成为书画市场上收藏“亮点”,究其原因,不外有三:一是投资价值逐渐升高,热心收藏的人越来越多;二是水彩画就资料和技术来说,比较容易收藏;三是水彩画的市场潜力比较大,现在只是“小荷才露尖尖角”,价格相对于国画和油画仍偏低,升值潜力极大,目前水彩画的收藏才刚刚起步。这不是臆断,而是市场态势。记者最近读吴树先生的一本书:《谁在收藏中国》,书中披露,目前我国收藏大军约7000万人。有一本杂志介绍,目前我国收藏邮票之众达2000万人。或许这些数字不一定十分准确,但庞大的收藏人群形成了庞大的购买力。按照经济学的理论,钱的流向必然选择最具投资价值的地方,如此说来,水彩画在未来的书画市场上焉能不火?

    梁连生的水彩画受市场热捧,还与我国国画市场的走势相关联。在国画市场上,现代大师级的已故国画家如齐白石、张大千等画作的市价目前已到了百万元以上一尺,范曾、崔如琢等老龄画家的画作市场要价20万元以上一尺,王明明、冯远等中青年画家的画作价位也接近20万了,画作在市场要价上万元乃至几万元一尺的全国有相当大的一个画家群。有了这样一个背景和性价比,梁连生的水彩画走俏走向高价位也不足为怪。

    市场对评价体系和评价标准的主导,是梁连生水彩画走红的另一个原因。当代书画进入市场初期,藏家几乎全是奔“名”而来,特别是有“头衔”、有“大奖”记录的书画家的作品,容易受到市场的垂青。随着收藏队伍的不断扩大,鉴赏水平的日臻提高,特别是职业投资者的跟进,他们不再盲目冲动,甚至挑战原有的评价体系和评价标准,对画作价值的认定直接与市场挂钩,凡是有市场需求的书画,特别是那些有较大市场升值空间的书画,往往成为藏家、投资家的首选。据了解,梁连生的画作之所以受热捧,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职业投资者的积极介入。当然,这些职业投资者绝不是盲动,他们一般都有很专业的书画艺术顾问,有较强的市场调研班子,在通常情况下,他们拿到手的画作都是具有较高或很高艺术水准的精品。

    梁连生的画作受到市场热捧也向我们传递一个信息,那些现在尽管知名度不高,但确有较高艺术造诣的实力派书画家,在不断发展的书画市场中将被推出来,就像网络推出的“歌手”、“作家”一样,他们同样会受到社会的肯定。因为他们的作品在市场上就象卧在低谷的“绩优股”,极具投资价值,一经时机来了便会出现“井喷”的行情。同样,随着藏家、投资者鉴赏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消费理念”的日臻成熟,一些有其名但无其实的书画家的作品,市场定位也会顺势而下,特别是那些艺术水准不高硬靠“炒作”起家的作品,迟早会遭到市场的冷落。市场对评价体系和评价标准的主导,有时候或许会把一些艺术水准很高但“曲高和寡”作品的价值低估了。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市场最终还会认同其应有的价值。